
🚨 跨男旅客假體過海關|最硬核的生存指南
出國前,最怕不是飛機誤點。
而是安檢機器亮紅燈,安檢員盯著你褲襠問:「這是什麼?」
這篇,專門給第一次帶假體出國的兄弟們。
不囉嗦,直接上實用重點。
1️⃣ 哪些國家比較友善?
-
美國 / 加拿大 → 有官方規範。TSA、CATSA 明文禁止逼你脫掉或展示假體。還能要求同性別安檢員,甚至私人房間檢查。
-
歐洲(德國、法國) → 多用金屬探測器,不用誤判率超高的全身掃描器,相對穩。
-
亞洲(台灣、日本、韓國) → 沒有專屬規範,走一般程序,靠自己臨場反應,最保險的是把假體放託運即可安全過關。
-
泰國 → 社會氛圍友善,但安檢還是照章辦事。
⚠️ 中東、保守國家:很多地方把假體當「性玩具」→ 違禁品。被抓到可能很麻煩,出發前先查清楚。
2️⃣ 假體要怎麼收?
-
用「小袋+醫療用品卡片」標註清楚 → Medical Prosthetic Device。
-
STP/packer 可以放隨身,但有備用的最好託運。
-
別直接丟包裡,容易引來「這是啥?」的眼神。
3️⃣ 過安檢流程技巧
-
金屬探測器:矽膠沒事,不會響。會響的通常是你皮帶或拉鍊。
-
全身掃描儀:最容易出狀況,因為它會標出「異常」。
👉 先冷靜,必要時自己講清楚:「I’m wearing a prosthetic medical device.」
👉 要求同性別安檢員,或請他們帶你去私人空間檢查。 -
被搜身:記得,沒人能逼你脫掉假體。
安檢員如果動手太超過,直接要求主管。
4️⃣ 真實經驗分享
-
「X 光響了,我心臟快爆。深呼吸後只說:This is my packer。對方愣了下,換了男安檢員 pat-down → 就放我走。」
-
「護照性別跟外表一致,安檢員只看了一眼就通關。那一刻,我第一次覺得安心。」
-
「有次被要求脫掉,我直接說:TSA 規定不准你這麼做。請叫主管來。最後他們就收手了。」
5️⃣ 預防 + 應急策略
✔ 出發前準備一張英文說明卡:「This prosthetic is a medical device.」
✔ 預留過安檢時間,別壓到最後一刻。
✔ 想少麻煩?申請美國 TSA PreCheck。
✔ 最糟狀況:被刁難 → 冷靜+堅持權益(同性別搜身、私人空間、不可強制脫掉)。
6️⃣ 最後提醒
帶假體旅行,不是冒險,而是要你能安心活出自己。
準備越多,焦慮越少。
所以別想著「會不會被抓包」,
想著「我已經準備好,不怕了」。